新闻分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
  • 双模式养老发力,破解“一床难求”等养老难题
  • 发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 发布时间:2025/9/20 0:00:00
  •     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,"一床难求"与"床位空置"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。以上海为例,市中心公办养老院排队需等3-5年,而郊区部分民办机构床位空置率却高达40%。双模式养老通过整合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服务资源,正在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创新解决方案。
        医养融合:提升床位周转与利用效率
        机构医疗资源社区化是破局关键。泰康之家创新"医养融合+社区延伸"模式,在每个养老社区配建康复医院的同时,向周边社区开放医疗资源。通过设置家庭病床和上门诊疗服务,将专业医疗送入家庭,使机构床位优先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的刚需,床位周转率提升30%。
        上海申园推行"轮候入住+短期托养"机制,为社区长者提供术后康复、喘息服务等短期托管服务,既缓解了家庭照护压力,又提高了床位利用率。该模式使机构平均入住率保持在95%以上,等待时间缩短40%。
        社区嵌入:微型机构破解就近养老难题
        社区嵌入式养老成为新趋势。万科随园嘉树在杭州推出"随园之家"社区网点,将专业养老服务嵌入居民小区,提供日间照料、康复护理和居家上门服务。这种"离家不离社区"的模式,既满足了长者就近养老的愿望,又缓解了机构床位压力。
        北京首开寸草春晖养老院创新"融合式养老",将养老院与社区护理站结合,开放部分设施与社区共享。通过开展代际互动活动和社区养老服务,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,又增强了社区认同感,入住率提升至92%。
        智慧赋能:科技打通双模式服务闭环
        智慧养老平台构建连接枢纽。杭州随园开发"智慧云平台",整合机构与居家养老服务资源。通过智能终端收集需求,系统自动分派任务,实现"平台接单、机构服务、居家受益"的运营模式。该平台已服务超万名社区长者,机构床位利用率提升25%。
        上海虹口区建立"养老大数据中心",分析区域养老需求分布,精准调配机构与社区服务资源。通过智慧调度,使机构空置床位与社区照护需求有效匹配,资源利用率提高35%。
        政策创新:支持双模式协同发展
        多地政府出台支持政策。北京市推行"养老照料中心+社区养老服务驿站"模式,已建成近400家社区驿站,与机构形成服务网络。上海市实施"养老机构开放计划",鼓励机构向社区开放餐饮、医疗等资源,政府给予运营补贴。
        南京市创新"时间银行"机制,鼓励机构专业护理人员为社区长者提供服务并存储服务时间,既拓展了服务覆盖面,又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。
        成效与展望
        双模式养老通过资源共享和服务延伸,有效缓解了床位供需矛盾。实践表明,采用双模式的养老机构,其社区服务收入占比可达总收入的20-30%,床位利用率提升15-25%,长者满意度提高30%以上。
        未来,双模式养老将向标准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通过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,利用5G、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,最终形成"机构专业化、社区枢纽化、居家标准化"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。
        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破解了"一床难求"的困境,更重新定义了养老服务的提供方式,让长者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专业、便捷的照护服务,真正实现了"原居安老"的美好愿景。
  • 下一篇:抱歉,请点击返回分类
微信二维码回顶部
点击这里联系我们